变量的作用域
在程序中,一般会根据变量的“有效范围”将变量分为“全局变量”和“局部变量”。变量的作用域是指程序代码能够访问该变量的区域,如果超出该区域,再访问时就会出现错误,在程序中,一般会根据变量的“有效范围”将变量分为“全局变量”和“局部变量”。
1、局部变量
局部变量是指在函数内部定义并使用的变量,它只在函数内部有效。即函数内部的变量只在函数运行时才会创建,在函数运行之前或者运行完毕之后,所有的变量就都不存在了。所以,如果在函数外部使用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,就会出现抛出 NameError 异常。
例如,定义一个名称为fdemo的函数,在该函数内部定义一个变量 message(称为局部变量,并为其赋值,然后输出该变量,最后在函数体外部再次输出 message 变量,代码如下:
def fdemo(): message = '我爱学习!' print('局部变量message =',message) fdemo() print('局部变量message =',message) #将抛出 NameError 异常。
2、全局变量
与局部变量对应,全局变量为能够作用于函数内外的变量。全局变量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:
(1)如果一个变量,在函数外定义,那么不仅在函数外可以访问到,在函数内也可以访问到。在函数体以外定义的变量是全局变量。当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重名时,对函数体的变量进行赋值后,不影响函数体外的变量。
例如,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message,然后再定义一个函数,在该函数内输出全局变量 message 的值,代码如下:
本文未完全显示,开通会员查看全文......